登录 | 注册
搜索
图书中心
多媒体通信
光通信
通信与网络
信息通信类
学科基础
智能通信
专业基础
公共基础课
计算机类
计算机专业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专业基础课
IT新学科新专业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数字媒体
物联网
信息安全
电子工程
电子机电与自动化类
机电工程
自动化
IT经济与管理
IT人文
经济与管理类
其他自然科学类
数学类
数学与物理类
物理类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与公共文化课类(英语与人文)
公共人文课程
其他人文社科
考试指导
培训教材
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
中小学教育与考试培训类
计算机类首页>图书中心>计算机类
内容简介:
本教材围绕计算本质,首先对数学思维、计算思维、AI思维、大数据思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进而针对计算思维解决数学问题、计算思维解决数学技巧、计算思维解决抽象问题、计算思维解决通用问题、计算思维与智能控制和计算思维与文本处理这6章,精心设计实践案例,并从不同思维角度、按照不同效率原则对案例进行了逐步实现,从而为学生在课后进行编程实践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 本教材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方式进行组织,内容丰富,案例设计覆盖了简单数学问题和复杂的线路查询问题、智能控制以及文本分词和检索等应用,贴合生活和工程实践,章节层次合理、设计科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各相关专业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教材。
本书是《大学计算机》(第6版修订版)的配套实验教材,用于辅助教师实践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自学。本书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硬件基础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文字处理实验Word、电子表格实验Excel、幻灯片演示实验PowerPoint、信息检索实验、信息发布实验Dreamweaver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各校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层次和实验条件合理取舍。每个实验均以案例的方式介绍,并按零起点设计,适合自学。本书内容丰富、全面,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是与《大学计算机——互联网+》(第5版修订版)配套的实验教材,用于辅助教师实践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自学。全书共分3部分。第1部分为与教学内容配套的17个实验,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采用案例方式叙述,按零起点设计。其中,操作系统实验3个,办公自动化基础实验6个,网络及其应用实验3个,多媒体实验4个。第2部分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而设计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第3部分是为方便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编写的软件技术基础知识。本书内容丰富、全面,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并结合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础、操作系统基础、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6、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6、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6、计算机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新技术。本书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大学计算机的入门教学要求和教学设计。本书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在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中进一步加强实践,以便于在教学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供其他读者学习使用。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第6版)(新工科·案例版)的配套实验教材,用于辅助教师实践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自学。全书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硬件基础实验、数据表示与逻辑运算实验、办公软件、操作系统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信息安全实验、信息发布实验、信息检索实验、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及Office 2016使用技巧。各校可根据教学对象的层次和实验条件合理取舍。每个实验均以案例的方式介绍,并按零起点设计,适合自学。本书内容丰富、全面,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求编写而成的。全书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与计算思维、计算机操作系统、信息表示和逻辑运算、计算系统平台、信息处理与发布、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新技术。本书内容丰富、层次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根据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从计算思维的视角提出了“大学计算机”的入门教学要求和教学设计。本书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同时,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在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中进一步加强实践,以便于在教学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本书围绕真实企业项目案例来贯穿机器学习开发实战各个模块的理论讲解,包括机器学习开发平台环境搭建,图形处理基础,特征选择与降维,典型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迁移及集成学习、强化学习、智能语音技术应用等。通过数据项目实践,可以对技术应用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什么学),对技术原理更好地融会贯通(学什么),也可以更好地检验学习效果(学得怎样)。本书可作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机器学习开发进阶的教材。也可供专业技术人员参考或者培训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技术创新、智慧矿山三维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煤炭矿山技术创新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了煤炭矿山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及评价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同时根据矿山的三维本源性特征,探讨了智慧矿山三维系统的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1部分(第1~8章)是煤炭矿山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析及多种评价算法研究,如影响煤炭矿山技术创新能力因素分析,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DEA的技术创新相对能力评价,基于AHP的煤矿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以及基于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煤矿技术创新评价。第2部分(第9~14章)论述了智慧矿山的概念、关键技术以及研究智慧矿山三维系统的必要性,设计了三维系统架构及功能,创新性的研究并提出了三维系统高性能技术和实时数据库技术及PineCone实时数据库,最终构建了三维平台。 本书可作为能源研究、矿山系统平台设计及信息管理等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介绍遥感高光谱图像压缩与融合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算法及创新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比较分析及评价,探讨了高光谱图像应用于矿产资源评价模型的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4篇。第1篇(第1~4章)为遥感高光谱图像基础知识,论述了遥感的概念、高光谱图像的基本特征、书中所做实验的数据以及实验平台、高光谱图像压缩基本原理和融合基本技术。第2篇(第5~10章)论述了遥感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如基于降维的压缩算法、基于预测的无损压缩算法、基于变换的压缩算法、基于矢量量化的压缩算法以及基于分布式编码的无损压缩算法,同时还对高光谱图像的压缩性能进行了评价。第3篇(第11~17章)论述了遥感高光谱图像融合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图像配准与尺度转换、融合的基本算法、基于粒子群优化Contourlet变换的融合算法、基于MAP/SMM模型的融合算法及其评价、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融合。第4篇(第18、19章)论述了高光谱图像矿产资源评价问题,并提出了评价模型。 本书可作为信息处理、计算机编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解释、矿产评价、卫星遥感等学科的研究生专业课教材,也可供上述学科及计算机编码及应用技术、遥感、资源探测及军事侦察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书是《计算思维与案例驱动的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程》的配套实践教程,旨在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全方位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全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硬件基础实验, 操作系统(Windows 10), WPS Office 2016, 计算机网络相关操作和综合练习。各部分的目录如下所示:第1章,硬件基础实验;第2章,操作系统实验;第3章,WPS文字实验;第4章,WPS表格实验;第5章,WPS演示实验;第6章,计算机网络实验;第7章,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本书内容丰富,实践性强,是学习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程十分有用的一本辅助教材。适合高等学校师生使用。